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求生记 > 第十一章 明朝府试(上)

第十一章 明朝府试(上)(第2页/共2页)

这个刘升为何放下架子非要拉章子俊去义馆,其一,那日章子俊进城时的诗词很震惊,有意要结识。其二,章子俊不像是狂生,善眉搭目对人很有礼节。其三,土木事变及京城保卫战后死了许多文人,义馆有点不景气,还有刘升7岁能诗,10岁赴省城参加乡举,名声很大。前年礼部会试落第,弄的刘升很没面子,有点灰头土脸,遂居住京城,开义馆,广交名士。设讲座、辨经疑,切磋琢磨,一时名士多出其门,慢慢形成了一个社结,也就是一个帮派,一个圈子,这种形式往后就会发展成一党,不过现在是景泰年间,结党成团还没有开始,也就是还在萌芽状态,只要义馆里面有人为官,就会有许多的好处,门路多了大家往后的仕途相互照顾。这就是义馆最终目的,抱团取暖,不过在明面上是交流体会文章,为国蓄士,培养人才,供养贤才。

作为考取秀才功名的资格赛,有府衙教谕主持,考试分正试、复试二场。试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五经”中某一部书字百数字。揭晓名为出案,录取者进入院试名单。而院试同样是分正试、复试二场,只不过由一省学政主持,因为学政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又沿袭旧名学道,亦称道试。报名等手续与府县试略同。学政于驻在地(一般为省城,亦有例外者,如顺天学政驻通州)考试就近的府、县。余各府,则依次分期案临考试。正场一场,复试一场。揭晓称“出案”。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

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每省一人,三年一任,学政考文童兼考武童,故加提督衔,全部官衔「钦命提督某省学政」,身份等同钦差,舆巡抚平行,三品以上官充任。

在回程的路上章子俊在李胜的嘴中,总算弄明白了古代科举这些弯弯绕。

对章子俊来说,府试难度最大的数默写“五经”中某一部书百字,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要知道光《诗经》诗歌三百零五篇,全篇三万八千多字。《礼记》就更别说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记性最好,也记不住这些经书里面的全部内容。不过按照以往府试出题,还是有迹可查的,一般已孔子《春秋》为题多,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是儒家所提倡的。如果真要有那个考官出难题,光《春秋》个人修的书,就能堆满一间房,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左传》30卷;《公羊传》11卷;《谷梁传》11篇;《邹氏传》11卷;《夹氏传》11卷。所以一个府试,知府大人不会没事找事,增加难度,弄出什么吆蛾子出来,对自己官途也不利,影响考评。所以有的知府连续三年出题一样的《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只要字体工整,没有错字就“出案”了,说穿了府试有地方掌控,为了拨高在教学上的政绩,府臣不会为难考生,反而接下去的院试考官是钦命的,有一省学政主考,难度直线上升。

时间很快到了府试,一大早天没亮在二宝,子雅的服持下,准备考篮,篮子是用藤条编织而成,两头翘起,形似元宝状,故名元宝篮,里面有可食二日饼子,一件羊皮袄子,一罐子清水,一刀纸,一盏油灯,接下去就是笔、墨、砚。可以说很是简单,子哲还小,正睡的香,就不打搅,这也是大半年来,章子俊第一次和“家里人”分别,所以一直在念叨着宽心的话,让“家里人”放心。

由便宜舅舅李福宽亲自架着一辆大青驴车来接,送章子俊去顺天府学署考院,一路上已有不少赶考的童生一样往考院汇集,慢慢地考院外人声鼎沸了。

此次府试足足有四千多人,内有须发斑白的老者,也有乳毛末脱的少年,随着一声铜锣响起,在考院入口处,考生们开始排队,这排队还有讲究,此时的顺天府管辖四州,二十三个县。通州(下又有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涿州(下设房山县)、霸州(下设大城县、文定县和保定县)、蓟州(下设玉田县、遵化县等四县)等,除此之外,还有宛平县、大兴县等十一县。此时候的顺天府要比五百年后北京城的范围更大一些,也要更偏东。大约是北京、天津以及廊坊的大部分区域,同时也涵盖了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的部分区域。

所以有衙役站在台阶高处喊道:“廊坊考生在此排队,通州考生在此排队……。”

轮到京城考生进入后,天已大亮,阳光初显,传说中的搜身脱衣之类没有出现,只是在衙役处登记,用报名时的二指宽纸条换成一个号,章子俊领到丙字二十三,进得内门上来两衙役粗粗翻看了下考篮中的随带东西,简单搜摸一下全身后就放行了,有专门衙役领着前往丙字二十三的考舍。

每一间的考舍很狭小,号舍三面有墙,唯有南面无门敞开,内部宽3尺、深4尺,前檐高6尺,后墙高8尺,空间狭窄逼仄。丙字二十三号在西边靠左方向,还算好,不是“臭号”,所谓臭号就是左右前后紧靠出恭的地方,如果被分配到这样的号舍,那么接下去的二天,就要在闻臭中渡过了,而古代又不是冲水马桶,拉出的粑粑,不把你熏死,也熏出一身病来,如果是乡试、会试,每场三天,连考三场的话,还能写出锦绣文章来,那就怪了。听说有些考生,考了一场后,就生病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