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出不去 回不来 > 出不去 回不来(0200)

出不去 回不来(0200)(第1页/共2页)

“老汉,你错了,现在的人,有了钱,不是你们那年代,捂在合包头,捂得紧紧的,生怕漏了一分钱。现在他们讲究的是到处耍到处看。我看椿满的想法很好,我支持。”山火的儿子兴安一直在成都打工,懂得比山火多。

“我说嘛,火队长该退休了,让儿子接班。”山椿调侃道。

“就是,小伙子,回来,让你当这队长。”古袢儿一口接了话。

“小伙子?古镇长,我比你大吧。不过,也是小伙子哈,没错。”山火儿子笑着说。

“哈,你大,你有多大?你随便怎么大,也没古镇长大。”不知是那个在一旁嗡声嗡气的批评着。

“哈哈哈。”他这双观语的话,引得一阵大笑,古袢儿这农村工作做久了,也能明白这些促侠鬼说的话,闹了个大红脸。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以后章家湾的种养合作社建好了,章家湾的园林花草种好了后,肯定是会有人来看的,是吧。”山椿连忙茬开话题。

“这种养合作社做的正规,是种养殖业的一个标杆,加上这花草园林,以后这章家湾就是一个花园式的农业生产基地。不仅花草有观赏性,这标准化的养殖场也具有观赏性。可以打造成乡村旅游地。”古袢儿这思路也明确。

“好吧,谢谢古镇长的支持。那么在如此情况下,我们就得想想了,我们怎样才吸引得了人,怎样才能留得住人,只有把人吸引来了,把人留住了,我们的乡村旅游才可能有效益,是吧。”山椿进一步的说道。

“就是,把人吸引过来,再留住,我们就可办农家乐,办民宿,增加收益。”兴安又说道。

“对头,这想法不错。可我觉得这些都还停留在经济层面,如果只是在经济层面打转转,我们的事业走不远,也做不大。还得加上文化这个灵魂。我是这样想的,把我们这章家湾以前会弹会唱,会说会跳的人组织起来,做我们章家湾的一台特色节目,这特色就是家、祖宗、香火、根脉。推出后,不仅能厚重我们章家湾章家祠堂的根脉文化,还可做成精典晚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章农湾观光旅游。”山椿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对头,就这么干。”山兵一直没说话,听到这里才明白了那前次山椿问自己是不是只会唱歌的意思了。

“这样做,既能吸引人,留住人,增加收益,还有益国家,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多好?”梅红也明白了山椿的用意。

“做节目到是可以,但那来的人才?”二爷心里早已赞成,却担心着人的事儿。

“是的,做节目,人才很重要。但,我们是乡村文化,也不一定要多专业,只要感情真炽,故事动人,文化深厚,就不怕没人喜欢。再说在过去的年代,我们这儿上了点岁数的人哪一个没有上台展示过自己,这唱歌、相声、小品、评书、杂耍、川戏、三句半……这些,谁不会点儿?还有,我们这里还有两个文工团回来的,是吧。他们可能当老师。”山椿说着指了指山兵和李洪芳。

“当然,一般还能对付,再不济,我还有老师。那天山椿问了我和山兵后,我跑去打听了一下,原来的文工团早散了,过去的老师们,现在生活也困难。要是有需要,把他们请来,一边助阵,一边把我们章家湾的后人教出来,不是很好的办法吗?”李洪芳这文艺逛热份子跳了起来。

“行吗?”山椿见大家听了,沉默着,就高声问道。

“成啊,干。章家湾也干点听得见响的事儿。我这些年打蒸笼,走南闯北,也学了些人家的好戏腔,到时我也来凑凑热闹,章家湾的事,大家都得雄起。”江满高声地说。

“看来我那铜锣儿,皮鼓儿又要有用处了。”乐满也笑着说。

“呵呵,到时我那一口左腔左调的高腔还唱得出来不哦。”国满也摇头晃脑地唱了一句,确实是久不练习,生疏了。

“我呢,就会讲个评书,最熟悉的是三国。”山毛笑笑,慢慢腾腾的说。

“嗨,我原来演孙猴儿爬竹竿是拿手好戏,老了,爬不动了。”山火摇头。

“呵呵,带徒弟啊。”有人起哄。

“谁来学?”山火听得,急忙站起来看,没找到说话的人。

“我看章家湾的老一辈都很热情,年轻人呢。”山椿问。

“我想回来,不在外灯晃了,就是回来了,覃农得给我解决个工作哈。”章文江的孙子站了起来。

“没问题。”覃农笑笑。

“章家湾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我和几个老辈子前次也议了,如何才能留住人,如何才能让外出的人回来。今天说的这事儿和章家湾种养合作社的初衷都是为留住人,所以回来的,欢迎。就是,收入暂时达不到你们在外面的标准哈。”山椿说。

“莫说收入哦,有工作就行。在外,也有在外的难处。在外还有对老人和孩子的亏欠。”江满的孙子说道。

“最主要的是对老婆的亏欠吧?”兴安不地道的问了一句。

“对头,这帐,要看怎么算。回来也是可以的。”二爷说了一句,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那就愉快的决定了?”山椿问大家。

“决定了,干。”大家一齐吼。

“好,接下来,我会叫公司策划部做一个策划方案,做好后,大家同意了,就开干。”山椿说。

“对于经典节目的事,我觉得要改变那种以热闹为主的表达方式,我们做传承,做精典,要清幽,要深沉。就拿川戏来说,不一定要表演,有唱腔就行。这样难度就会降低不少,是吧。”梅红这建议到是不错。

“正合我心意,就静静的听,也可医治这个时代的浮躁。不过,戏目,一定要选得好,要把握好家文化,敬祖先,根脉传承,香火永盛。有了这主线,就有观众。”山椿补充道。

“好,我代表镇政府表态,极积协调各方资源,支持章家湾这文化传承,努力打造成一个特色、经典、传承的文化精品活动。”古袢儿听得有些神往,觉得应尽力支持。

“好的,接下来,这工作交给山兵和洪芳嫂子负责了。”山椿又说。

“好,我们把生意交给儿子去弄,我们全力做好这事儿。”没等山兵表态,李洪芳就愉快的接受了。

“人家山兵哥还没表态呢。”梅红拉拉李洪芳。

“我表态算数。”李洪芳没理会山兵。

“兵满,到底算不算数哦?”有几个年轻人吼。

“在家听婆娘听,出门莫听屁打卦。这是在章家湾,是家里,当然得听婆娘的话哈。”山兵笑笑。

“二爷,这竹制品的事儿,你得多操心哦。”山椿又提起章家湾刚做起来的农家竹编竹器。

“这也没啥可操心的,就是指点一下生手,再就是收货的时候把下关。”二爷说。

“也是,这竹编竹器,于这乡下稍为年岁大点的人都不是问题。现在就是二爷说的指点生手,培养接班人。是吧。”山椿看着国满向个老人。

“这个没问题,我们几个下不了重力,砍不动竹子,手艺还是没问题的。”国满竹制品做得是远近闻名的一个人,老了还能用这手艺挣钱,心里高兴。

“我说这个要啥指点哦,挽个篾条子,做个篼篼、筐筐,看一眼就会。”乐满不屑地说。

“乐满,你这话我爱听。那这样吧,我去黄莲那边看了一下市场销售,听了一下意见反馈。这竹器竹编吧,现在买来用的不多,用来看的多了。也就是说使用价值少了,观赏价值大了。要求呢,就小、精、美、多了。你说咋办?”山椿一听乐满这口气,就问。

“啥?这箩箩筐筐篼篼,不是拿来用的,拿来看?”乐满愣住了。

“不会吧?”国满也不信。

“当然。这说明我们的竹制品从原来的生产功用为主,进化到了美学意义上的艺术品为主了。更有价值了,是应该高兴的事儿吧。”兴安说道。

“对头,兴安说得没错。我们章家湾的竹制品现在主要就是要从竹制艺术品方向去考虑,去发展。”山椿赞了兴安一句。

“那,我们这要咋整?”山火问。

“不就是竹棒棒吗,就成艺术品了?”乐满一脸的疑问。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