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献帝新传 >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十二章 德黑兰会议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三十二章 德黑兰会议(第1页/共2页)

.德黑兰会议(不好意思,发的晚了,可这一章真的不那么好写,从昨夜10点一直写到今天上午7点才总算完成)

刘协以亚历山大大帝为题,和四位皇子讨论如何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首先从亚历山大镇压叛乱谈起,从他的雷霆手段和对待叛民部落的杀一儆百,同时恩威并施稳定局面的行为进行分析,尤其对波斯的战役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通过模拟地图进行详尽的讨论,帮助四位皇子熟知军事对决的关键部位。

最后,刘协提出了一个问题:亚历山大大帝死了以后,帝国为什么会瓦解?

刘平答道:“他并没有留下继承人!”

刘协点了下头,复又问道:“如果有了继承人,帝国就不会瓦解吗?”

刘巍和刘逸同时答道:“还是会瓦解!”

刘协击掌笑道:“不错,还是会瓦解,巍儿先说说原因何在?”

刘巍答道:“帝国虽大,然管理之王为马其顿人,印度、埃及、波斯、希腊都有不同的文明基础,要向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很困难,且亚历山大只建立了一个大帝国,却没有针对帝国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因为希腊的模式在当时不适合推广,他仍旧采用了波斯帝国的模式,这样一来帝国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

刘逸亦答道:“以军立国虽然是上策,可过于急躁。帝国的根基还是不稳定,应该悉心治理,进行融合!”

刘协微微颔首,忽然转首看着刘梓地脸,看了很长时间。叹了一声道:“梓儿要吸取教训啊,正如你皇兄所说,以军立国固然是上策,可不能急躁。要悉心治理,你不能治理,可以找一个有才能的人帮你治理!”

刘梓答道:“儿臣知道了!”

其后数十日,刘协将大汉、罗马、雅典、巴比伦、波斯等各代的帝王一一挑选出来进行点评,尽力让四个皇子从中察觉他们这些帝王的功与过,长与缺,成功地帝王也谈,失败的帝王则谈地更多,尤其尼禄、纣王等昏庸之君,甚至连自己的父皇孝灵皇帝也拉出来进行点评。前前后后一共点评了七十二位帝王,包括大卫、所罗门、亚历山大、秦始皇、大流士、凯撒、汉武帝、屋大维、汉高祖等等,罗马五贤帝和春秋五霸也一一详细论述,每个人的功过都有涉及,谈论详细,四位皇子也是各有见论,刘协最终定论,这个谈论过程中,庞统等人也参与了进来。但主体还是让皇子们各自从阐述,刘协等人进行总论,由伊籍编写成《帝王平生谈》。

在《帝王平生谈》编写成后,刘协将其和《治国注释》、《帝国十二观》、《治国论》做为拥有皇帝继承人资格的皇室子弟必修科目,其中《治国注释》规定不得外流,《帝国十二观》、《治国论》仅只能在大汉帝国和五省内部之间流传,每本都有编定,任何外传者以通敌罪问斩,《帝王平生谈》却广为流传。刘协希望通过《帝王平生谈》对大汉整个上层都产生一定地冲击,形成一个公认的明君标准。

这时,四个皇子获得机会越来越重要,华夏十九年春,在波斯王国已经难以抵挡贵霜帝国主力军的攻击时,刘协爱妃阿尔莲伊为人毒杀。经查为贵霜帝国进贡的美人所毒杀。刘协定其死罪之后,以此为由。向贵霜王国发兵二十万,誓要攻破贵霜。

此时的印度已经稳定,徐庶遵照刘协的诏令,同样起兵十万北上,大汉帝国在图兰省和巴比伦省进行的平乱工作也已经完成,马超同样领兵十万,长皇子和次皇子刘逸各领五万大军进军贵霜帝国。

迦腻色迦三世领全国之兵对抗,使刘协大怒,更令皇甫颜自图兰省领五万大军进入战线,最终大汉帝国与华夏二十年春,以两倍军力于弗楼沙灭贵霜王国,刘协让刘巍留守当地,进行管辖,庞统相佐。

贵霜王国此时也是强盛有人口过二两百万,几百年来累积的财富足以支撑整个广洛工程的建设,刘协从贵霜王国中抽调了二十万佣工,从印度王国抽调了三十万佣工,波斯王国同样抽调了十万佣工,贵霜和波斯佣工前往西宁道工程,参与建设,而印度王国的佣工则进入大汉帝国地广州,参与广洛工程建设,大汉帝国同样开始计划进行更多的水利工程规划和道路工程规划,有了大量的佣工存在,加上大汉帝国本身的财税和邦联王国的供奉,国内工程量虽然越来越大,但并没有直接加重经济负担。

在广洛工程和西宁工程同时上马的同时,大汉帝国的原有佣工开始集中抽调向北方进行碉堡建设,随着罗马建设风格的汇入,碉堡的设计也比以往提高,大量采用厚砖石和罗马火山灰修筑地城堡式建筑更加雄伟壮丽,整个防御设施也非常坚固,对游牧民族来说,这种城堡才是可怕的东西,长城毕竟是死的,不能控制游牧民族的发展,而所有的城堡都修筑在主要的水道和迁徙要害之地,很严密的对漠北各部落形成监控,各部落的游牧路径也被严格进行划定,在月牙湖(贝加尔湖)及其附近的流域,包括匈奴单于庭和兴江(黑龙江)上游地呼伦湖、石勒喀河都是主要的看守地点,一共屹立了二十八个城堡。

城堡采用外墙和内堡的设计,外墙大体高三丈三尺(接近十米),城堡分有三城,大部分城堡直径在一点六里,大的接近三里,这些大城堡通常已经是城池。设有主要地街道和商市,是主要的枢纽要地,防御设施更健全。

在煤石地开挖后,城堡一般都会囤积大量地煤石用于取暖,采用了统一的通天壁炉。部分枢纽城堡甚至采用了更先进地热水供热方式。

主要的城堡之间春夏依靠水路运输,但大多数依靠道路和马车进行运输,大汉帝国专门用于这些大量物资运输的四轮马车比通常的要大两倍,依靠八匹马同时拉动。驾驶这样地马车是非常需要技巧的,为了满足这种八马汉车的需求,各个军院都专门设立这种马夫的培养基地,为帝国输送大量能够驾驶这种马车的马夫。

这些城堡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的大容量存储和固定的交通路线,使得商人和商社在这里留下分社,在这里和牧民进行贸易,是漠北游牧民族和帝国内部贸易的主要据点,在城堡中也居住着很多半牧半兵地驻防军,在水草丰盛。游牧民族在附近游牧的时候,城堡也是道殿,供牧民朝拜,供其子嗣在这里读书。

对于十二岁以上必须接受教育的孩子,牧民必须将他们留在城堡进行教育,来年游牧回归的时候,牧民可以接回自己的孩子,而强壮聪明的子弟则依照国子策抽调帝国其他各地,或兵或学。更多的则直接抽调到兴州一带进行农耕作业,也有不少游猎水平出众的子弟前往兴州以北的远东地区半猎半牧,开垦新地地方。

刘协对燕州(贝尔加湖附近整片流域)的规划是不得超过百万人口,在国子策执行之后,燕州的人口也迅速从两百二十万降到一百四十万,并且还在进一步降低,大量的人口被分散到国内各地。

骊州人口上限则相对较高,不得超过两百万人口,而且汉民向其中融入的越来越多。相对鲜卑人而言,骊族已经是非常汉化的游牧民族,他们只讲汉语,七层以上的人可写一些简单的汉字,采取的也是非常稳定地定牧方式,并州则是牧农结合的地域。这两州已经取代凉州、荆州成为大汉帝国主要的骑兵来源之地。

金州原白塞种人和突厥人也被逐步驱逐。或者抓入西域从事佣工,大量羌民、骊民、车师、汉人在这里集中成一个新的游牧集团。。。以唐努草原和西西伯利亚为两个游牧点,春往西西伯利亚,秋天回到唐努草原,在燕然湖畔(今乌布苏诺尔湖)和鄂毕河建立了金燕、西羌城堡。

至于乌恒所在地被划入京州,成为乌恒郡,在这里屹立了两座非常雄伟的城堡,一为乌恒,二为子龙。

目前河套区域和兴州区域的城堡都已经完工,目前主要建设地城堡都是在燕州,而且还有随之而来地巨大工程体系----道路。

刘协和皇子们总结为什么漠北难以控制,刘逸唯一一个抓住了重心,那就是运输能力无法跟上,是的,大汉想要控制住漠北,汉化、道教、国子策、城堡监管和运输是缺一不可,运输在这里显得最为重要,漠北地土地松软,水道贫瘠,不适合大量运输货物,要想强化运输能力就必须铺设大量的道路。

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满足大汉的需求呢,大汉目前在水路不通的情况,主要运输工具是荆州商社制造的八马汉车,这种马车的运输能力非常强,六十辆这样的马车拖运两次货物就可以满足一般城堡一年所需的各种物资,尤其是大量辽东马的投入后,运输能力非常好,事实上,八马汉车所需要的马只能是在乌苏里江牧场培育的辽东马,也就是大汉最强壮的高头大马。但局限也很大,它们只能在非常平坦的道路上才能发挥作用,因为它们没有很好避震工具,这就要求大汉必须建立足够广泛的道路体系,而且这种道路必须是非常标准的石子路加火山灰形成的硬路,这种路的功效可以让八马汉车的运输能力提高几倍。

大汉帝国的商社把这种专门为八马汉车建设的道路称为马路,他们的标准虽然达不到天京城和南京城城内主要道路的建设标准,但是整个建设所需要的经费也是非常高地。

最初的时候,这种道路是留在天京城的罗马学者康泰良为了解决天京城和安泰城(天津)之间的陆路运输问题发明的。首先要进行非常大负荷地夯土作业,然后沙子和碎石子铺设到夯土层上,再次夯土作业,然后是罗马火山灰和石子、沙子一起浇灌洒水硬化,考虑到马路的来回两道。通常需要两丈(六米多)宽。

每建设一里的马路,需要铜钱三十万,每千里就需要三亿,这种马路在天京城和安泰城之间出现后。两地之间的运输能力大规模地提高,中央治略府在刘协不在天京城的这两年里已经在整个京、冀州推广,目前已经开始投资建设西京和洛阳之间、济南和彭城之间,彭城和南京、南京经吴县(今天苏州城)到西杭(今杭州)、洛阳到樊城、襄阳到江夏北岸石阳之间的六条大型马路。

治略府在固定投额给大汉皇庭之后,用于国内治理的经费愈加宽松,加上广洛工程和西宁工程由大汉中央皇庭完全负责经费后,财政更显宽裕,对马路建设加大了投资,且身后还有中央银行的大力扶持,按年接贷的模式。六条马路中收效最大的济南和彭城之间的青徐道、西京到洛阳之间的西洛道,更是由北方银行发放了第一次国家债务,来缓解治略府的压力。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