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献帝新传 >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二卷 华夏天下 第二十二章 巨灵之叹

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二卷 华夏天下 第二十二章 巨灵之叹(第1页/共2页)

.希望大家把票投给新书《剑灵王》,谢谢。

巨灵之叹

大汉海军虽然如今已经拥有笑傲四海的实力,可刘协并不认为现在的造船技术算得上完美。他尝试着给江东船舶画了一幅潜水艇的假想图,本来只不过是给大家一个对未来的展望而已,但没有想到却遭到了技师们的一致反对。

也许人类在陆地上生活的时间有些过长了,以至于对水下的生活充满了恐惧。大家无法想象让一群士兵呆在憋闷的铁盒子里面几个时辰甚至几天不浮出水面是如何残酷,多数士兵势必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送命。技师们拒绝甚至做一个小小模型出来,因为这东西一旦下水,必定要有随舰士兵,大汉虽然兵多将广,可没有必要让这些英勇的士兵作无谓的牺牲。

国内的这种反应让刘协大为恼火,可自己静下心来想想,目前大汉的确没有对潜艇的使用要求,毕竟目前在海面上大汉海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像潜艇这种给敌人出其不意打击的武器,虽然在以弱胜强时或许能够收到奇效,可将军们这些年打仗打得太顺利了,谁也没有考虑这么多。

刘协反复思考的结果,是态度的更加强硬。这让江东船舶和海军诸将百思不得其解,刘协也没有做过多解释,只是在一封信里面写了寥寥数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他国抢先将潜艇研制成功。尔等又如何应对?

这番话取到了奇效,国内重新开始对潜水艇产生了兴趣,这番话在让上层汗颜的同时,也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潜艇地可怕,将军们不得不把这个构想控制在极少数人知情的范围内。并且聪明的分割了技术研发对象,让每一个技师都只知晓很少一部分的构想,而整个计划只在数人掌握之中。

但是以如今大汉的科技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潜艇地全部制作要求。首先动力系统相对过于庞大。在石油还没有正式被作为能源系统研究之前,蒸汽机无法成为潜艇的合格动力。而舱体密封技术也无法让人乐观,潜艇漏水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时候除了全军覆没几乎没有别的结果。至于空气压缩技术,则更是刚刚起步,短时间内不可能有突破性进展。

加上其他种种难题,潜艇计划几乎成了江东船舶无法完成地任务,但是刘协坚信与其搞那种不切实际的巨灵神,倒不如多花点精力在潜艇研发上,一旦能达到实战要求的潜艇下水。大汉的科技水平也就达到了后世二十世纪初的水平,而目前呢,很显然,只有部分领域能够接近西方工业革命后期的水准。

在意识到潜艇计划的艰巨之后,大汉帝国的学者们只能一步步的去解决技术难题,在这重重压之下,“神龙”系统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为只有在海面舰只地制造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之后,潜艇计划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蒸汽动力的推进器在无数次的试验之后。终于改良到能为舰只提供不逊色于人力或者风力的强大动力。只是体积控制仍旧不太乐观,它的庞大体积直接影响了舰只的有效装载能力,因此小型战舰暂时与它无缘,只有主战舰才部分装配了蒸汽动力。

刘协曾经想过让石油提前进入历史的舞台,可目前无论开采还是提炼,都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因此只能暂时作罢。系统的工业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型地,以大汉如今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他相信在未来百年内,整个世界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至于像巨灵神这种怪物到底还会出现多少,他并没有太大兴趣,毕竟历史的发展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国防科技一日千里的情况下,刘协很多时候都在头疼通信技术的落后。大汉疆域南北东西都各跨万里。无论快马还是信鸽。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加急信件传递到异地。。。在电能尚未面世之前,依靠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只能是刘协的美好愿望。

但他并不知道。电磁现象已经被某个不知名的学者发现,但此人少年好儒学,一生郁郁不得志,中年后在黄河军备任一个书记地闲职,虽然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先进的兵工技术,可这并不代表他对这些杀人利器有多大兴趣。

就像牛顿被苹果砸了脑袋后突发奇想,后来有感而发,终于沿着苹果为什么要往地上落的思路整理出了一大力学定律,这位学者在无意中整理一些金属线圈的时候,发现了现世无法解释的电磁现象。而刘协虽然从后世带来了足够的理论知识,但他毕竟文科出身,很多东西只能说说而已,至于具体地研发流程,只能寄希望于学者们地豁然顿悟。

科学的发现,往往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地失败后。惜乎这位学者只是把自己发现的问题留在了笔记中,并没有向其他人提及多少,直到数十年后,有人从他遗留的笔记中发现了这些内容,才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其实在人类整个文明史上,此类事例绝不罕见,那些光照千秋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往往具有坚强的韧性,对自己研究的领域充满了锲而不舍精神,无论失败多少次,都不会轻言放弃。

大汉的电气时代,从此注定和刘协这一代人无缘。

那就只好改良信鸽和马匹了。目前的信鸽系统,可以保证信件在十天内任意通达大汉的任何地域,相对于快马来说,它拥有速度上的优势,但安全性和可靠程度要打个折扣。信鸽比起马匹来,对天气的要求更高。而且沿途猛禽地威胁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时候刘协甚至考虑过用鹰来替换信鸽,可惜后来发现要这种飞鸟达到驯良的程度难度过大,因此不得不暂时放弃。好在大汉此时基本上可说四海升平,因此对于信息传递的要求算不上迫在眉睫,因此刘协也没有再多用心。小说 网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