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零四章【放烟幕弹】

第一百零四章【放烟幕弹】(第2页/共2页)

12月11日,明神宗赐封明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宋应昌,为「辽东经略」总管辽东都指挥使司以及李氏朝鲜王国军务,并与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一起率军4万3千人开始东渡进入李氏朝鲜王国救援抗倭。

另外明神宗又从全国各地五军都督府所辖的都指挥使司中调集了4万4千精锐,这支军队的主要构成如下;辽东铁骑1万人、万全都指挥使司宣府镇8千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府精骑8千人、北直隶永平府蓟州镇5千人、保定府大宁都指挥使司精锐步兵5千人、浙江都指挥使司戚家军步兵3千、四川都指挥使司5千人,做为后续部队向李氏朝鲜王国出发。

同时明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石星,又在京城发布消息招募能说大和语的通事,毕竟大明自嘉靖二年起就断绝了与幕府的通商及来贡,故此全国之内懂大和语之人很少。

此举却被明鸿胪寺主簿:赵士桢,府中仆人收留的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嘉兴府平湖县人士:沈惟敬,前来应募,当即就被明兵部尚书授封为假的御倭游击将军官衔兼通事,送往东征大军麾下。

直到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正月初6日,抗倭援朝的明军们才顺利渡过鸭绿江抵达李氏朝鲜王国平安西道平壤府。

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兼东征提督:李如松,请求明辽东经略兼兵部左侍郎:宋应昌,以通过假意和谈的方式向幕府倭寇发去,用来麻痹平壤府守将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小西行长,并派出明御倭游击将军兼通事:沈惟敬,前去幕府倭寇军营中和谈。

年逾花甲之年的明御倭游击将军,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入贼营,他除了向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责问;幕府军队为何无故对李氏朝鲜王国进行侵略?

除此之外,他还与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讲和,约定双方停战五十日。

没想到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见他比较有诚意居然答应了,但是明军又给什么好处呢?关于这一点明御倭游击将军则是不断忽悠,就这样双方谈判失败!只能往来递交书信继续谈。

当天晚上,小队幕府倭寇军出动了800人夜袭明军大营,惨遭明军1000名火箭手的强大火力狙击,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寥寥几十人侥幸逃生,让倭寇了解到了天军势不可挡的面目,对谈判有了认可。

正月初8日,趁机和谈之际明军大规模集合起来突然出击开至平壤府城下,与李氏朝鲜军队一起包围整个平壤府附近关卡。

这让不明情况的幕府第一军左副将,还以为是因为误会而导致的谈判破裂?但士兵来报四门皆看到大明帝国大军云集,各类火炮、战车都已经架好。

才让幕府第一军左副将意识到战斗已不可避免,平壤府攻防战也就此打响。

明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兼东征提督:李如松,以明东征左副总兵兼辽东都指挥佥事:杨元,率领中军一万零六百三十九人、在以二弟明东征右副总兵兼蓟州镇总兵:李如柏,率领左军一万零六百三十二人、明东征左参将兼广东右卫总兵:张世爵,率领右军,以及麾下的明蓟州镇左参将:吴惟忠,带领的南兵3000名总共一万零六百二十六人开始进攻。

平壤府城东有;大同门、长庆门,城南有;芦门、含毯门,城西有;普通门、七星门,城北有;密台门,各门都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城外有牡丹峰高耸,峰顶驻守有幕府倭寇军队2千人,与平壤府的幕府倭寇军队形成犄角之势。

主城内的幕府第一左副将: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共16000余人,都配备了先进的火绳枪(幕府俗称;铁炮)明中军提督府左都督兼东征提督命令明蓟州镇左参将与明辽东总镇右副总兵:查大受(原明宁远伯:李成梁,的家丁)率军攻打牡丹峰。

中军明东征左副总兵:杨元、右军明东征左参将:张世爵,一起领兵进攻城西七星门,左军二弟明东征右副总兵:李如柏、明辽阳卫游击将军:李芳春,领兵进攻城西普通门,明京军神机营左参将:骆尚志,与李氏朝鲜兵曹备边使:李镒、李氏朝鲜平安道防御使:金应瑞、明辽东总镇左副总兵:祖承训,一起的率领明军乔装为李氏朝鲜军队用来麻痹幕府倭寇,主张力攻城南芦门。

随着坐镇指挥的明东征提督下达命令后,四城部队们开始攻城,明军金鼓大震令旗挥动,火铳队、战车营、火炮营,纷纷开火朝城楼上炸去,此战打得相当激烈。

但幕府倭寇军队则依托平壤府城墙及城外各处堡垒的掩护,以火绳枪不断射击冲锋的明军。

顿时喊杀声四起,城上城下劲弩齐发、巨炮齐轰、火铳齐射、战车齐开,火焰蔽空震天动地,幕府倭寇们的火绳枪虽然略优于明军火铳,但他们却没有威力强大的火炮,因为自幕府战国时期以来,幕府倭寇军队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远程射击的大炮,甚至连普通大炮都不曾见过。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