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一百一十七章【龙山协议】

第一百一十七章【龙山协议】(第2页/共2页)

待明东征左副总兵成功突围回到了京畿右道汉城府王京时,立马就受到了明廷和李朝的极大不满。

但是得知情况危急之后,明备倭总兵:麻贵,即刻将各地的驻守兵力召来守卫李氏朝鲜首都京畿右道汉城府。

此时倭军自忠清右道公州牧兵分两路,由幕府第二军右副将:加藤清正、幕府丰后国藩主:太田一吉,率兵攻取了忠清右道清州府、天安郡,幕府第三军福冈国藩主:黑田长政、幕府右军大将:毛利秀元,率兵攻取全罗右道全州府黄石山城。

其余倭军则乘胜长驱直入,再次将兵锋指向京畿右道汉城府,各地的李氏朝鲜守军们又得知明军撤退,顿时战心全无。

又加上倭军的节节胜利,使得京畿右道汉城府再度陷入到恐慌之中,就连明备倭总兵也准备放弃汉城府王京,携带李氏朝鲜郡王北逃平安西道平壤府的打算。

很快驻扎在平壤府的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朝鲜经略:杨镐,得知后,他急忙赶到京畿右道汉城府,当面斥责了明备倭总兵的举动,责其不战之状,并将临阵脱逃的明军南原都护府守将明东征左副总兵:杨元,押解回去辽东都指挥使司辽阳卫问斩。

并打算交由明辽东总镇总兵:李如松,处理,至于全州府守将明大宁总兵:陈愚衷,则打三十军棍用来稳定军心。

9月15日,李氏朝鲜三道水军统制使获知倭军即将进攻的消息,立刻召集诸将,以〈必死则生,必生则死〉和(一夫当迳,足惧千夫)的信念来激励大家背水一战。

翌日,李氏朝鲜三道水军统制使所率的12艘战船在全罗右道海南郡之鸣梁海峡遭遇到330余艘倭军战船,战况一触即发。

此时李氏朝鲜三道水军统制使不慌不忙,开始下令诸船一时鼓噪齐进,各放;地、玄,字(火铳番号)又加上箭镞射击如雨下,声震河岳,贼船三十只被撞破,不敢靠近李氏朝鲜水师船队,只能识趣撤退。

此乃天幸,是为《鸣梁海战》。

事后,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朝鲜经略:杨镐,赏给李氏朝鲜三道水军统制使:李舜臣,大量白银和红缎以示嘉奖。

李氏朝鲜郡王更是打算升他为「崇政大夫」但有大臣说李统制使官阶已高,如果再立功勋则难以奖赏,因此李氏朝鲜郡王就没有给李统制使继续升官,只给李统制使的手下诸将们升官。

此时另一边刚上任的明蓟辽总督:邢玠,当机立断斩杀了奸臣明御倭游击将军兼通事:沈惟敬,又上奏朝廷揭发明兵部尚书:石星,通倭罪证把石星抓去北镇抚司诏狱大牢。

而明备倭总兵为了拖住倭军北上的攻势,为明军动员争取时间,特此决定伏击倭军,命明备倭副总兵:解生,等率军2600人奔赴忠清左道稷山县北部,巩固京畿右道汉城府的前沿阵地。

9月17日,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朝鲜经略下令让明军设伏于稷山县附近,恰好与幕府第三军福冈国藩主发生遭遇战,倭军先头部队被击溃,又遇明军的后续部队明神武中卫游击将军:杨登山,率军赶到彻底击败倭军。

后因幕府右军大将也赶到,打击明军从容撤退,迫使幕府第三军福冈国藩主成功的占领了稷山县,但却依旧未能北上京畿右道汉城府。

此战为明军以少胜多的战例,史称(稷山大捷)虽然倭军最终占领了稷山县城,但倭军却慑于明军的野战能力,未敢前进,永远的丧失了战争主动权,对明、幕双方战略意义重大。

不久倭军全线撤退至尚庆左道庆州府釜山浦,而明军阻滞倭军攻势,为大明帝国增兵李氏朝鲜王国赢得了时间,战略目的完美实现。是役明军伤亡两百余人,倭军伤亡六百余人。

随后明蓟辽总督:邢玠,还派明南岛副总兵:陈璘,在忠清左道青山县夹击斩杀倭军5千人获得小胜,史称(青山大捷)但倭军却闭城不出坚守待援被明军围困十日却不能克!倭军则以诈降为缓兵之计拖住明军。

另一边前任明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又继续攻占了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江津县、南川县、泸州合江县,贵州承宣布政使司铜仁府洪头屯、高平屯、新村屯,以及侵略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保靖州宣慰使司、辰州府总共48屯地区,惹得地方官府震惊,朝廷震怒。

10月17日,明神宗:朱翊钧,授封安南黎世宗:黎惟潭,为(大明安南都统使)使得安南政权又从莫氏转入黎氏。

另外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佟·努尔哈赤,还与叶赫女真部西城贝勒:纳拉·布杨古、叶赫女真部东城贝勒:纳拉·金台吉,联姻椎牛刑马为盟,逐步孤立了哈达女真部和辉发女真部。

为了隐瞒朝廷自己势力扩大的消息,明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决定第四次入京城去朝贡大明帝国。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