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二百一十二章【出征永平】

第二百一十二章【出征永平】(第1页/共2页)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后金二贝勒:爱新觉罗·阿敏,眼看本部兵马就要抵不住明军进攻了,便擅自下令将迁安县守军与兴州右屯卫军民全部撤出,入住永平府首府卢龙县。

打算做最后的抵抗,并在永平卫、卢龙卫、东胜左卫、卢龙县,均做好防御,随时准备迎战明军。

5月12日,后金正黄旗固山额真:舒穆禄·纳穆泰、后金镶白旗固山额真:钮钴禄·图尔格、后金正白旗固山额真:爱新觉罗·汤古代,三人在撤退途中正赶上天降大雨,以至于后金蒙古联军慌忙逃窜,压根没留部队殿后。

都是秩序大乱,或二十人,或三十人结队而行,到处遭到勤王明军们的截击,结果后金蒙古联军阵亡人数达四百余人。

就连从遵化卫战败后,撤下来的守将后金正红旗固山额真:郭络罗·察哈喇、后金漠南蒙古右翼固山额真:曼靖·鄂本兑,也一起逃跑路上也遭到了明军的追击,只得下永平卫地区。

不曾想两支军队刚一入城,后金二贝勒就担心会把明军引过来,而且蓟州镇地区以被地方明军收复,独守永平府也不是明确之举,况且如果勤王明军合围的话,自己与众将势必难逃一死,最好的结局也是两败俱伤,与其这样还不如早些撤军保存实力。

然而城内的汉奸投降派,以及跟随而来的汉官们却惊恐不已,毕竟东虏与北虏军队要是撤走了,等明军一来他们必然也会遭到斩首,因此部分汉奸一边哀求后金二贝勒死守永平府,一边又做好功课,如果要撤走表示能不能带上一起走?

机智的后金二贝勒知道守城必死无疑,但是撤退的话,也得悄咪咪地走,因此除了本部军队外,只携带部分交了好处的汉奸一起走。

夜半子时,一队黑影穿梭在卢龙县城门口,随着主帅后金二贝勒走后,同时下令屠城,尽屠城中百姓,并收拾金银缎帛,其余各卫东虏与北虏守军也都纷纷撤退,借道蓟州镇冷口关长城出塞外。

随行的只有明叛将后金卢龙卫副将:孟乔芳、明叛将后金东胜左卫指挥使:杨文魁、明叛将后金永平卫镇抚使:杨声远、后金卢龙县郎中:陈此心,等人得以幸免。

其中后金卢龙卫副将:孟乔芳,由于表现突出,还被任命为乌真超哈(汉文为汉军火器兵)兼汉军牛录额真(汉文为管佐领事)。

而来不及逃走的明叛将,则在后金蒙古联军撤走后,被入城的明军俘虏并处死,分别有;后金永平府巡抚:白养粹、后金永平府知府:张养初、后金太仆寺卿:陈王庭、后金东胜左卫主事:白养元、后金卢龙县知县:白珩、后金永平卫掌印官:陈清华、后金永平府都御史:马思恭、后金永平府兵备道:贾维钥、后金滦州知州:杨熠、后金开平中屯卫指挥使:李际春、后金兴州右屯卫守备:吕及第,等多人。

另一边后金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也早已派出的后金镶红旗贝勒:爱新觉罗·杜度,率领精兵赶赴永平府前去换防,但他刚到冷口关长城就遭遇到了后金二贝勒,见此情况只好一起撤回。

至此永平府(永平卫、东胜左卫、卢龙卫、卢龙县)滦州、迁安县(兴州右屯卫)、遵化县(遵化卫、东胜右卫、宽河守御千户所)四城,包括蓟州镇三屯营、忠义中卫、开平中屯卫等数地,都全部被明军收复回来。

大明方面称此役为「遵永大捷」。

5月13日,明叛将:刘兴治,离开东江镇,并向西招降沿海诸岛。

同时后金天聪汗在回汗庭盛京城后,也对皮岛方面的局势一直密切关注,并在明叛将:刘兴治,还未起兵前就已经遣人招抚了,还劝说与明为伍没有好处,重归后金回报依旧高官俸禄。

于是明叛将:刘兴治,就一面同后金频繁联络,订立盟约,一面又派遣明皮岛生员:王绍基,去大明朝廷求情请罪。

明毅宗崇祯帝:朱由检,根据兵部的建议,决定先调赶永平府的明登莱总兵:张可大,速回登州府,并且严密把守登州府与莱州府,又调龙武中左右协三营驻防觉华岛,负责坐镇关内且刚刚收复永平府的明蓟辽总督:孙承宗,得知此事后。

他连忙以明中协副总兵:周文郁、明天津卫水营游击将军:刘应龙,一同前往皮岛相机招戢。

而行进途中明中协副总兵则首先派出了明抚宁卫守备:姚得卿、明广宁中前守御千户所镇抚使:刘尔正,两人持孙督师文书,并假借祭奠阵亡的刘氏两兄弟的名义,赶赴皮岛以探虚实。

双方相约于广鹿岛相见,但只是皮岛派来的使者迎接而已。

6月初1日,朝廷处理兵变事件的全权代表人,明抚宁卫守备、明广宁中前守御千户所镇抚使在小平岛上终于会见了明叛将:刘兴治,双方展开了和谈。

6月初4日,后金天聪汗在探报口中得知被派出去的后金镶红旗贝勒以及后金二贝勒,两人都带领大军撤了回来,而且后金二贝勒部下死伤有些惨重,盔甲几乎所剩无几,马匹也是破旧不堪了,甚至有些将士还穿着捡来的明军盔甲、明军装备。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