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二百三十二章【属国决策】

第二百三十二章【属国决策】(第1页/共2页)

先有明工部员外郎:骆方玺,上奏称“陛下即位之初便处置魏忠贤于大戮,岂为溺情阉宦,不过外廷诸臣无一可用而借才及之,人臣感激恩遇皆知仰报,何论内外,若内臣蒙恩受重任,孰不欲弃捐顶踵以酬陛下。”

因此明毅宗信王崇祯帝:朱由检,就以明内官监太监:李明哲,提督五军营、明尚膳监太监:杜勋,提督神枢营、明印绶监左少监:阎思印,提督神机营、明直殿监右少监:郑良辅,总理京城巡捕。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正月14日,由于朝廷连年用兵,财源匮乏,又加上中原地区天灾人祸,导致国库逐渐供应不了日常开支,因此明工科都给事中:傅元初,便奏请朝廷请开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海禁与尼德兰人(荷夷)以通商佐饷,被明毅宗批准大明由此进入国库5千万两黄金。

正月23日,朝廷裁南直隶皇城南京冗员89人,吏部主事一人、户部库大使五人、兵部主事二人、兵部会同馆副使二人、工部右侍郎一人、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三人、都察院监察御史七人、都察院照磨所一人、通政司经历使一人、大理寺左右寺丞各一人、翰林院孔目一人、詹事府主簿厅一人、国子监国广业堂助教一人、光禄寺珍羞、良酝署正二人、行人司右司副一人、宗人府经历使一人、太医院生药库大使一人。

2月11日,明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陈子龙,编辑的《皇明经世文编》完成,总计五百零四卷,补遗四卷,共分为;政治、文教、武备、皇室,这四大类。

子目六十一项、集明初至今崇祯十一年的书籍,共有4百27人之文集奏稿,保存了大量明代政治经济资料,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该书还收集了相当多的满清统治者祖先和大明帝国的关系,记录了满清皇帝最不愿意让人们知道的史实。

因此该书也是研究满清前期~后金历史的重要文献,主要有十一人负责编成,二十四人参加选辑,列名参阅一百四十二人。

2月17日,明沿海总兵:陈洪范,在夺回石城岛后,又继续追击叛贼:沈志祥,去到黄骨岛上,面对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叛贼:沈志祥,也学满清三顺王的做法,也派遣部将:吴朝佐、金光裕,前往满清盛京上疏请降。

此时满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在漠南蒙古打猎,还宴请诸王贝勒们共进晚家宴,仅有满清安平贝勒:爱新觉罗·杜度,前来招待使者还让使者转告让其放弃黄骨岛,前去安山城。

随后自己便带领部下去沙河堡接应。

等满清安平贝勒赶到后,由沈志祥带头归降,麾下有部将;左右参将9人、游击将军18人、都司31人、守备30人、千总40人、诸生2人,共计军民2千5百人。

2月23日,满清太宗亲征骚扰归化城的漠北蒙古喀尔喀札萨克图汗:孛儿只斤·素巴第,途中经过万全都指挥使司时,就向大明边臣致书要求「讲和开市」,毕竟关外小冰期粮食紧缺。

但是明宣大总督:卢象升,一眼就看出来了满清这是借着开市名义补充物资,好继续攻打大明,因此予以拒绝,还强调道“他夷可抚,东虏建奴断不可轻抚。”

并对满清八旗严阵以待,还以重炮击退满清使者。

就有人上报此事,对此满清太宗极为重视,毕竟此人可是大明海上的官二代若是归降大清,那么对于日后招揽明将大有帮助。

因此第一时间就命令满清内国史院笔帖式:胡球、满清户部承政:纳拉·马福塔,等官员先犒劳明降将:沈志祥,为他接风洗尘并选出铁岭卫、抚顺守御千户所,两处给他当做屯军之地。

最后沈志祥选择了抚顺守御千户所作为屯军所,还被满清太宗赐封为〈续顺公〉。

3月26日,明沿海总兵来往于石城岛,一面处理明叛将:沈志祥,之乱的善后事宜,一面又屡次派人联络李氏朝鲜王国继续抗清以及恢复海岛之事。

但李氏朝鲜仁祖陵阳大君纯孝郡王:李倧,却迫于满清的压力,所以并没有接受明沿海总兵送来的文书,也没有回复!

不过这倒是让李氏朝鲜义州府府尹:林庆业,非常担心会引起满清方面的察觉?便派人哭着劝说陈总兵的使者,近期就不要再来李氏朝鲜王国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的麻烦。

4月10日,明兵部尚书:杨嗣昌,以明叛将:沈志祥,降清为契机特此下令将东江镇所辖诸岛剩余数千名军民,尽数撤到辽东都指挥使司地区不得有误。

4月18日,明宣大总督:卢象升,之父明南直隶宜兴县知县:卢国霦,在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阳和卫探望完儿子卢总督后,便在返乡途中不幸去世!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